描述
市面上雷电5数据线实在太多了,从几块钱到十几块的都有。不得不说,现在真是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时代——不少小厂为了压低价格,用山寨芯片、偷工减料,在看不见的地方拼命压缩成本,靠低价抢占市场。正因如此,我以前一直看不上小厂出的雷电5线,也从来没卖过。
但这批鸿硕的库存尾货,确实让我改观了!Hotron采用了英飞凌CYPDC1136 832D芯片,它支持PD3.1快充,传输带宽高达80Gbps,开启“涡轮增压”模式甚至能达到120Gbps,做设计渲染那叫一个丝滑流畅!还支持PD3.1 240W大功率快充,一根线就能实现一线通投屏,轻松带动单屏幕4K 540Hz, 或双屏幕8K 60Hz高清画面 ,或者是3屏幕4K 144HZ。
型号是:TBT5 SC10W364698 5C10V25728。
技术细节就不多啰嗦了,懂的都懂。老鸟们可以直接往下翻,看我们的拆解评测!
关键词: 包装篇 测试篇 实物篇 拆解篇 问答篇
包装篇

一箱子200条,代工厂家为HOTRON,(中国台湾鸿硕),白色标签编码:TBT5 CABLE 1M P/N:SC10W364698 FRU:5C10V25728.

正规一线的大厂,包装考虑到了防潮要求,都用PE袋子封的严严实实。

打开后能看到数据线整齐的排列在一起,有乳白色透明袋包裹每条线。

发货就是一个气泡袋,您收到就是这样的包装。
测试篇

用测试仪器测试结果, 被动式雷电5 数据线,TBT5 80Gbps 带E-marker 芯片,支持PD3.1 快充,240W 功率。

使用线缆测试仪过一下线阻, 6.5A 电压下,线阻0.0328欧,表现优秀。

读取速度高达6148.73mb/s 写入速度是5806.85Mb/s 。比雷电4快了不止一点点。

受制于测试显示器分辨率,目前测试条件是4K 144hz ,看来老黄还得加个8K 显示器才行了。
看老外油管评测显示,一线轻松带动单屏幕4K 540Hz, 或双屏幕8K 60Hz高清画面 ,或者是3屏幕4K 144HZ。(老黄没这个测试环境,无法验证,仅供参考)
实物篇
箱子内部少量混有带标签的版本,适合做外贸的朋友,购买时注意选择好带标签的版本。

如果只是自己用,用下面这个标签的版本,也是一样的,没有区别。

数据线为TPE 材质,手感更加柔软,非传统的pvc 硬邦邦的。

这种TPE 材质的好处就是线缆柔软,可以轻松的绕在手指上,使用更加舒适,对接口也很友好。

接口2头都有 雷电5 霹雳5 的logo 标准,双type c 接口都有乳白色橡胶封套,不使用时可以套上,别小看这个细节,这个是高端线材才有的配置。

拉近来个特写,可以看到双type c 头 外壳都是阳极氧化的金属壳,不是普通的塑料壳子。

接口放大看,内部24pin 满针。

1米长度的重量38.47g 。

拆解篇
判断一根线的做工用料如何,还是得拆解,此线缆type c 二头都是阳极氧化的金属套,用加热法进行拆解。

加热温度稍微高了一点,拉出套管后底部的封胶变长了,覆盖了部分接口。

注意这个外壳为阳极氧化工艺,用刀片刮过,(红色箭头位置)整体材质为铝合金。

撕开封胶,内部并没有金属罩,估计外壳是铝合金阳极氧化的缘故,内部再用显得多余吗?

另外一头也同样的手法拆解,对比一下双头的正反面。

eMarker 的全称是 Electronic Marker Chip,即电子标记芯片。它是一个非常小的集成电路,内嵌在USB-C接口的线缆内部。

晶片代码832D
: 这是 Infineon Technologies英飞凌内部的产品型号代码或晶圆批号。它指向的是英飞凌的 CYPDC1136 CCG7系列控制器。这个系列是英飞凌EZ-PD产品线中的eMarker芯片。

线缆横截面特写,内部线缆有镀银层。

TPE的外皮包裹,所以切口呈现比较规则。切开后能明显看到内部的金属屏蔽层。

将数据线剪开观察截面,外层编织线采用加捻设计,剪断线缆也没有松散。抽出后,能看到内部结构,内部为缠绕的屏蔽网和屏蔽铝箔。

完整剥离开后,内部线芯一览无遗,一共16股线芯!线芯外侧缠绕裸线芯,作为负极导线使用。

鸿硕代工的数据线,以前总被大家吐槽手感偏硬,这次总算是听劝了!2025新出的这批雷电5数据线,拆开看虽然不是同轴线结构,但居然做到了同轴线那种柔软的手感,真的进步了。所以说啊,很多时候这些大厂不是做不到,就是看他们想不想做罢了!